" 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‘四转’工程,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0 个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00 个、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 2 个。"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日前从贵阳市人民政府了解到,2019 年,贵阳市将在调结构、兴产业上聚力,推动实体经济做强取得实效。
今年,为做强实体经济,贵阳市将从六个方面发力: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,加快发展中高端商贸业,转型发展传统优势产业,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。
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 " 四转 " 工程,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0 个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00 个、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 2 个。
其中,以打造中高端消费品制造基地为目标,统筹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和 " 双千工程 ",改造提升四大传统支柱产业,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积极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。
新引进培育不少于 10 个中高端制造和商贸服务优强企业,新引进 15 个以上汽车配套企业,汽车制造业产值比上年翻两番。
实施 " 百店引进 " 计划,引入各类中高端消费品商贸主体,布局建设中高端商业综合体,推动现有的商业综合体提质升级,打造高水平新型商圈,新增限额以上批发、零售、住宿、餐饮企业 150 个以上,塑造 " 爽爽的贵阳,购物的天堂 " 消费品牌。
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方面,今年将全面完成中铝退城进园,力争引进培育 5 个规模以上铝精深加工项目,铝及铝加工业产值增长 8%;加快推进开磷集团以渣定产、绿色转型,积极推进磷石膏新型建筑建材基地建设。
加快推进陶氏水性环保材料产业园、玖行汽车充换电产业及国家级新能源示范中心等新能源、新材料项目建设,汉能移动新能源项目一期实现量产、二期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;建成德威智能制造等项目,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同时,大力实施 " 互联网 + 物流 " 行动计划,建成清镇国家电商物流园、贵州跨境电商产业园、改貌铁路物流中心,推进贵阳铁路枢纽都拉营货运场站专用线项目(一期)建设,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50 个以上,规模以上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增长 10%。
此外,大力推动天河潭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加快建设恒大文化旅游城、航天科技文化产业小镇、华强文化旅游小镇等项目,新增 4A 级旅游景区 2 至 3 个,新设海外旅游文化营销推广中心 5 个,全年接待游客人次、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 20%、25% 以上。
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肖达钰莎
编辑 段筠 / 编审 李枫
|
|